透過K線理論了解股票漲跌
累積40年以上的投資經歷,作者岩本秀雄說 :
「人會淪於情感,只有圖表會冷靜觀察」
所以,想比市場更早看出買賣時機,你需要一本 K線聖經。
推薦序一 股市老手40年功力,一次全學會╱林明謙
推薦序二 買賣雙方戰況如何發展?K線不出聲告訴你╱阿斯匹靈
第一章 為什麼一定要懂K線?它讓「這些事情」變簡單
1 什麼時候買,比買什麼股票更重要
2 K線:加入時間因素的股價波動描述
3 透露股價相對位置和未來走向
4 看懂就能掌握變動的轉換點和高低價位
第二章 有人就是可以早一天說中行情——K線圖基本篇
1 一天中的4個價位組成
2 自己動手畫K線,從此對波動有感覺
3 「實體」這樣述說股價行情的方向和走勢
4 影線會表現出「投資人心理動搖的程度」
5 形狀相同的K線,隱含的過程通常不同
6 K線的基本形狀有5種
7 有時只看1根還不夠
8 最受歡迎的是日線圖、週線圖
第三章 價值連城的K線口訣應用——務必驚醒的15個訊號
1 記綽號,走勢一眼就看出
2 「缺口」是重要的關鍵字
3 目的:看出天花板、地板和轉機來臨
4 槌子線:大幅下跌後大幅拉回
5 懷抱線一柱擎天:陽線足以將前一根陰線包住
6 最後懷抱線:用大陰線一掃賣出勢力
7 捉腰帶線:若在低點出現,是強力買進訊號
8 晨星:在股價行情的黎明閃耀的星星
9 紅三兵:行情開始啟動時出動的士兵們
10 覆蓋線:股價飆漲的走勢踩了煞車
11 吊首線:買在這裡的話,就可怕了
12 捨子線:高價圈的棄子是大天花板訊號
13 逆襲線:上漲行情出現反抗勢力~
14 鑷頂:2根線顯示了行情的極限
15 透過K線理論了解股票漲跌 三隻烏鴉:烏鴉都在叫了,快離開吧
16 孕育線:培育新行情走勢的幼苗
17 孕育十字線:在高價時一猶豫就會反跌
18 盡頭線:被先前陽線的影線玩弄了
第四章 判讀K線時的必要動作
1 抓出趨勢線,看出漲跌走勢
2 有了趨勢線,找買進點、賣出點
3 移動平均線分3種,用途不同
4 看移動平均線的重點:變動角度
5 用葛蘭碧八大法則掌握買賣時機
6 黃金交叉時要買進,死亡交叉時得賣出
K線(Candlestick Charts)又稱為蠟燭線,據傳最早是由日本人所發明,因此由有40年股市經驗的日本股市投資暢銷書作家岩本秀雄來闡述,是再恰好不過了。這本《K線聖經》可說是了解技術分析的最佳入門寶典。
我常說,交易最重要的,就是化繁為簡。在所有技術分析中,K線理論就是最重要的基礎,若無法從K線圖中了解股市多、空的變化跟轉折,就算再學習一堆複雜的指標,也是事倍功半。所以好好的研究K線的各種意義,對於投資人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。
本書雖是為了初入股市的初學者所寫的,不過除非你認為自己已經可以從K線當中看出多、空的端倪,否則都應該透過本書從頭學起。這本書的前兩章,就是告訴讀者K線的基本觀念,這是一般演講中聽不到的內容。因為大多人都喜歡講一些高深的交易理論,最重要的基礎往往不會在講座中聽到。因此對初學者來說,這些章節非常重要,需要好好的研讀,來替自己的技術分析扎根。
當了解K線的基礎後,就有如學功夫前的蹲馬步,一旦馬步扎得穩,那麼之後所練的各種武功招式,都可以充分發揮威力。第三章〈價值連城的K線口訣應用〉就是講解各種K線的實務運用,每一招都有其實質的意義,希望讀者不要囫圇吞棗、一下就讀過,把每一招都拿來用在台股上,好好對照一番,看看在台股的實務應用上會有如何變化。
由於現在的看盤軟體都有10年以上的K線圖,因此光用其中一招,拿來回顧過去10年的台股,就要花上不少時間,更何況第三章共有15 招之多,所以如果希望自己在技術分析上的功力大增,那麼花個幾個月的時間來好好消化,一定有其價值。
在第四章,作者補充幾個技術分析的重要觀念,對K線理論有很大的助益。不過要提醒投資人,第三章如果還沒有消化完,就不宜進入第四章的內容,以免會有交互干擾的情況出現。但如果第三章的各種技巧你都已熟練,並知道如何運用在台股,那麼第四章對你來說就是如虎添翼,技術分析的功力也會因此而大增許多。
第五章就是作者提供大家練習的測驗題,共有51 道題,這是驗證自己的功力是否已經大增的部分,一樣建議各位讀者,要確信自己已經學完一到四章的內容,再來讀第五章。因為第五章就有如模擬考一樣,如果還沒看完書就去偷瞄模擬考的題目,只會喪失模擬考的功能──「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」,這樣到實際大考時(進場實際交易),就必須拿真金白銀來學習,成本就會昂貴許多了。
在交易中,越簡單的東西越蘊含著複雜的道理。股價的上漲和下跌,說穿了就是因為很多人買、很多人賣。但如何知道買的人多還是賣的人多,或是了解買賣雙方目前的戰況如何,K線圖上都會如實呈現,就看你是否能用心觀察它的變化了。
透過觀察股價過去以來的變化,來預測今後變動的手法,稱為圖表分析。
在各式各樣的圖表中,具有最豐富的表情、同時也最受歡迎的,就是K線圖。想要找出在上下波動中運作的神奇機制,用K線圖可說是再適合不過了。本書接下來主要都以K線圖為基礎,同時也會合併使用其他相關的手法,為讀者分析。
雖然一般大眾都將這種圖稱為「K線圖」,但這裡指的「K線」(罫線)在日文中其實是畫圖用的方格紙。
聽說以前在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附近的街道上,一直到昭和三十多年(1955 年至1965 年)為止,還有人專門畫這種K線圖(蠟燭圖)賣給投資客做生意。由此可見,股價圖(K線圖)從那個時候開始,就一直被視為珍貴的寶物。
雖然前一節曾提到「K 線圖是純日本產的」,但是它現在可是連美國華爾街都以「CandlesticK chart」為名而廣泛使用著,堪稱是足以誇耀全世界的圖表分析法。
接著,就為各位整理,到底能從K線圖上知道些什麼。
K線依照設定期間的長短,可製作成各種不同的圖形。
以分鐘為單位、不斷進行買賣的當日沖銷客們,會看稱為「分線圖」的超短期K線圖來交易,以前也有些人會將上午的盤勢和下午的盤勢分開來,畫成「半場線圖」。另外,在外匯交易者中,也有人會使用5 分線圖、10 分線圖、20 分線圖等奇怪規則的K線圖。
基本上只要覺得好用,愛用什麼K線圖都無所謂,但在一般股票投資的世界裡,最受大眾歡迎的,就是日線圖和週線圖。
在某些K線的書籍會提到,K線就是要以日為單位來看。因為K線最早就是為了分析每日價格的變動,而開發出來的方法。其他像是週線圖或月線圖等,都只是日線圖的衍伸應用、援用而已。
因為畫K線時,只集中在設定期間中的四個股價,所以月線圖或年線圖等期間較長的圖表,就會省略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複雜變動,因此會過於單純,若用來進行複雜分析的話,會有風險存在。
不過,如果是想設定稍微寬鬆一點的區間,來觀察長時間的「股價行情的脈絡」,那麼週線圖應該會是最容易看懂的。極大部分的普通個人投資者都是以週為單位操作股票(週末檢查股票狀況,決定下週的操盤方式),所以大多都很熟悉週線圖。
因此,本書基本上主要是使用日線圖,但必要時也會讓各位看週線圖。儘管如此,日線圖和週線圖、月線圖雖然都是顯示同一段時期的股價,畫出來的圖形也會極為不同。